|
省科技廳 省教育廳印發《關于推進高校技術轉移中心高質量發展的意見(jiàn)》的通知(zhī)時間:2023-08-28 爲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習近平總書(shū)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huà)重要指示精神,推動江蘇高校技術轉移中心高質量發展,提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産業化水平,切實把科教資源優勢轉化爲高質量發展勝勢,制定本意見(jiàn)。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shū)記關于教育和科技的重要論述、對江蘇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制,以高校技術轉移中心建設爲突破口,進一步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系,強化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能力建設,充分發揮高校創新成果對推動我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爲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産業科技創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堅持系統推進。統籌部署和推進高校技術轉移中心的機構建設、人才培養和政策扶持,不斷提升技術轉移轉化和企業孵化服務能力。 堅持改革創新。進一步突破制約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制度障礙,優化考核考評機制,完善高校技術轉移中心運行機制。 堅持開放(fàng)合作。搭建平台,促進高校技術轉移深度融入全球創新體系,擴大國内外交流合作,有效整合資源,不斷完善轉化鏈條。 堅持市場導向。引導高校針對市場需求,開展有組織科研,篩選高質量的成果,建立全流程市場化服務體系,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産業化水平。 堅持示範引領。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功能完善、服務能力突出的技術轉移中心,強化品牌效應和引領作用,提高高校技術轉移中心整體發展水平,形成具有江蘇特色可複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引導培育一批具有示範和帶動作用的高校技術轉移中心,進一步順暢運行體制機制,提高獨立實體化運行能力。高校成果轉移轉化環境更加優化,高校成果轉移轉化體系基本完善,能力顯著增強。全省高校技術轉移中心專職隊伍達1000人左右,接受過專業化教育培訓的技術經理人比例不低于60%,高校技術合同成交額超150億元、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5000億元。 二、主要任務 (一)加強高校技術轉移中心組織建設 1.強化高校技術轉移中心組織工作。高校要加強對技術轉移中心的管理、組織和協調,成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重大事項領導班子集體決策制度,統籌成果管理、技術轉移、資産經營管理、法律等事務,協調推進高校成果轉移轉化工作。 2.推進高校技術轉移中心實體化建設。推進建設獨立法人的技術轉移中心,明确成果轉化職能,開展技術評估、知(zhī)識産權運營管理、技術轉移等市場化集成服務。賦予技術轉移中心管理和轉化科技成果的權利,授權技術轉移中心代表高校和科研人員(yuán)與需求方進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談判。 3.加強高校技術轉移中心人才隊伍建設。推動高校通過校内人員(yuán)隊伍選派、校外社會化招聘等手段,加快建立一支專職的技術轉移人才隊伍。建立健全人才培養機制,依托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爲高校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全覆蓋的初級、中級、高級技術經理人培訓。提升技術轉移中心人員(yuán)待遇,推動在省自然科學研究職稱系列中增設技術轉移類别專業,暢通職業發展和職稱晉升通道,吸引優秀複合型人才兼職從事轉移工作。 4.完善高校技術轉移中心考評機制建設。定期對高校技術轉移中心進行績效考評,根據考評結果給予高校技術轉移中心能力提升和運行支持。完善績效評價辦法,推行靈活高效市場化經營機制,依法依規确定技術轉移中心從事成果轉移轉化的服務收益,建立技術轉移從業人員(yuán)評價激勵機制,将員(yuán)工的工資與平時工作的“勞”和轉化突出貢獻的“效”挂鈎。 (二)提升高校技術轉移中心專業服務能力 1.推動概念驗證服務能力建設。聚焦我省戰略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發展,支持有條件的高校自建,或與地方園區、龍頭企業等共建概念驗證中心,爲高校原創性重大科技成果以及面向未來産業發展的創新需求,提供原理驗證、産品概念和商業模式驗證、技術可行性論證和原型制備等驗證服務,打造覆蓋技術轉移“最初一公裏”的服務能力。 2.推進科技金融支撐服務能力建設。支持高校技術轉移中心與天使投資、創業投資基金、産業資本、私募基金以及商業銀行等各類社會資本合作,探索聯合設立成果轉移轉化基金及概念驗證專項基金,通過“天使投資”、“撥投結合”等方式,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項目提供多元化科技金融服務。 3.加強高價值專利培育轉化能力建設。建立完善高價值專利培育工作機制,充分運用專利導航等手段,挖掘能夠有力支撐傳統産業轉型、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和未來産業形成的科技成果,制定實施專利布局計劃,培育一批高價值專利,制定分級運營策略,推動技術成果快速轉化。 (三)完善高校技術轉移中心運營的支撐體系 1.強化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政策體系。全面落實将科技成果轉化績效作爲重要内容納入對高校各類評價體系;探索将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績效納入省屬高校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年度考核内容;對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優秀的高校在重點實驗室、協同創新中心、科技創新團隊等平台團隊建設和科研項目立項上給予傾斜支持;深入推進賦予科研人員(yuán)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工作,逐步擴大至全省高校,建立将職務科技成果作爲特殊的國有資産實行單列管理制度,落實以增加知(zhī)識價值爲導向的分配政策,強化成果轉化績效導向的激勵機制。省級科技計劃項目在預算編制時允許安排經費(fèi)用于聘請科研助理從事科技成果轉化等工作。 2.打造技術轉移線(xiàn)上線(xiàn)下服務體系。推進技術轉移服務線(xiàn)上和線(xiàn)下一體建設,采用“平台思維+人工智能”的理念,深化技術轉移協作網絡建設,打造立足江蘇、面向長三角的“江蘇數字科技”平台,探索建立統一的技術信息标準和技術轉移服務規範,提升信息發布、市場化評估、咨詢輔導等專業化服務水平,推動高校技術轉移中心的資源有效共享、供需聯動對接、服務協同跟進,共同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3.拓展轉移中心對外交流合作體系。高水平建設高校技術轉移聯盟,加強與省外高水平大學的交流合作。舉辦技術轉移專題培訓研讨,組織國内外先進經驗學習考察。鼓勵積極參加“專利(成果)拍賣季”和“J-TOP創新挑戰季”等系列技術轉移品牌活動,支持高校設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活動周(月),邀請園區、企業負責人深入科研一線(xiàn)實地考察科技成果,開展展示發布、合作交流、路演對接、交易轉化等活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統籌協調。省科技廳、教育廳統籌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按職責分工,加強政策、資源統籌,建立協同推進機制,做好跟蹤推進和服務,積極解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資源配置、條件保證、要素供給和體制機制等問題,合力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 (二)強化調查監測。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報告制度,定期公布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有關成效,将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情況作爲業務支持的重要依據。 (三)加大宣傳力度。推出一批成果轉化工作紮實、特色鮮明、成效明顯的高校技術轉移中心,以及優秀技術經理人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典型案例,及時加以宣傳,總結推廣新經驗、新模式,加強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表彰激勵。 |